2019-10-14 10:49责任编辑:苏玲 来源:娱乐大事件
《陈情令》相关内容又一次攻占热搜。
从剧情的“发糖”嗑CP走向,到两家演员粉丝的提纯互撕,再到周边口红的开发,这部早已大结局的剧、却迟迟不肯“撤手”热度。
官宣南京演唱会之后,有网友爆料,黄牛发布的信息中,内场第一排的票价甚至被炒到了15万一张。
网友惊呼:都够付一套房子的首付了!
如此昂贵的票价,实在是闻所未闻。
无法共情的路人会很困惑,一部网剧,为什么还办“演唱会”?票价还比一代人青春记忆的周杰伦都高?
肖战、王一博的热度已经到了如此夸张的地步吗?
事实上,黄牛炒作高票价成为新闻,对于艺人而言真是好事吗?未必。
一,对艺人而言,直接受益微乎其微,负面效果却很容易发酵。
黄牛炒作高票价,受益方是黄牛、而并非去现场唱歌的艺人。
更何况顶级流量和路人收入、消费水平都完全不对等,天价票价对于他们的收入构成来说、也未必能有多明显的增幅。
当然,“一张票价是15万”是肖战、王一博人气的验证,也是变相的对他们带货能力的肯定。
但如此夸张的票价引发出质疑,最终反噬到艺人身上、引起的思考往往是“他们凭什么”。
能证明带货能力和粉丝购买力的途径很多,比如杂志销量、销售速度等等,搀和进“黄牛一张票15万”的诡异局面中,恐怕艺人也很冤枉、分分钟恨不得撇清“不是我本意”“雨我无瓜”。
二,短周期的流量价值与扩张的“周边盈利”版图。
《陈情令》一直在解锁新的盈利模式,“大结局付费点播”虽然被狂骂,但毫不影响人家真金白银赚钱。
泰国见面会不直播、而卖dvd,又是一条生财之路。
甚至还大规模推出了口红等周边产品。
主题曲分双人版、单人版三个版本销售,一个版本卖二十元(对比下周杰伦新歌才卖三块)。
只有我们想不到的,没有他们不敢收钱的。
不论是大结局付费还是歌曲收费,都有一个非常典型的特点,通常来说都“免费”、在火了以后强行收钱,将粉丝利益价值最大化。
购买了视频网站vip会员之后,追剧依旧要按集付费、片尾曲也收费,被诸多网友骂“吃相难看”。
吊轨的是,一路骂声里,出品方制作方赚得盆满钵盈。
这样割韭菜式的“带货能力”,对于肖战的长远发展来说,当真是一件好事吗?
众所周知诸多流量火得快、凉得也快,所以资本要在有限时间内疯狂“割韭菜”、才能避免“砸手里”,这对于艺人长线发展来说、或许并无裨益。
而肖战粉丝如今对他的定位“我家哥哥是演员”。
演员也同样有可以量化的标准,所谓“票房号召力”,这和饭圈的粉丝购买力、爱豆带货能力,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有“结果”意义层面的趋同。
体现在数据上,都叫“有人愿意为你花钱”。
而这之间的界限,在于是否能出圈、是否拥有真正的“国民度”,这个概念需要的还是有真金白银含金量的演技和作品。
过度消耗人气、疯狂折现成“现金”,对于肖战的长期演员之路来说未必是好事。
然而他也只是一个演员,很被动。
资本要卖什么商品、卖到什么价位,黄牛要如何炒作,都并非他能决定、能左右的事情。
从这个角度来说,肖战一方面是“流量为王”的既得利益者,另一方面又是“唯流量论”的“受害者”。
所以各位都清醒一点散了吧,让黄牛独自凉凉、让演员好好成长。
很多人说《绿皮书》是久违了的DRAMA正剧片,其实《绿皮书》还没在大陆上映的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