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-07-30 11:24责任编辑:苏玲 来源:娱乐大事件
“你给周杰伦打榜了吗?”
这大概是前两天逢人见面问的第一句话。
因为论坛一则被嘲数据差的帖子,周杰伦粉丝加入了超话打榜行列。
在21日0点,周杰伦终于登上了第一的宝座,夕阳红粉丝团第一次团建取得了圆满成功。
截图留存,证明“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”之后,周杰伦的粉丝表示身心俱疲,表示这样的打榜活动仅此一次,再不奉陪。
然而没想到的是,这次的打榜活动激发了网友的热情。
作为青春记忆的周杰伦,怎么能因为“数据差”被嘲,居然还比不过现在的小年轻?
于是那些微博密码丢了半年的、平时不会搜索周杰伦新闻的、连超话都不知道是什么的兄弟姐妹齐齐加入了为周杰伦打榜的行列。
在众人的加持下,周杰伦粉丝本来只是想短暂地在第一位置溜达溜达,却没想到排名居高不下。
21日晚上10点,周杰伦的微博影响力突破1亿,打破了纪录。
而周杰伦本人也通过ins回复了粉丝,表示知道粉丝和路人们在给他做数据打榜,宝宝知道,但是“宝宝不说”。
还称赞了为他打榜的粉丝↓
不过粉丝也没忘了正事,边做数据的同时边催周杰伦什么时候发专辑,根据最新消息,9月份就能听到杰伦的新歌了。
不知道他会不会把这次打榜事件写进歌词里呢?
01
在这场打榜狂欢中,除了对周杰伦的回忆,也涌起了另一种声音,对第二名蔡徐坤的嘲讽。
因为在为周杰伦打榜的活动前,蔡徐坤一直占据着明星类超话榜单的第一名。
面对前辈的“来势汹汹”,有人号召积极打榜,却遭来路人的批评——对前辈的不尊重,做事不够聪明。
于是蔡徐坤粉丝的内部也开始出现分歧,陷入了两难境地。
积极争第一吧,有人会说流量明星只剩数据了;甘心做第二吧,又会被嘲流量这回连唯一的数据都没有了。
本来就口碑欠佳的蔡徐坤和他的粉丝,在这场狂欢中注定只有一个结果——输。
“粉圈文化”再一次被人们摆到台面上批判。
虚假繁荣的数字、无聊重复的控评、倾家荡产的花钱……路人对现在粉丝的行为早已看不惯。
一些人并非多么热爱周杰伦,只是“看不惯”蔡徐坤为首的流量,这也导致本来只是图个好玩的打榜活动,成为了一场对蔡徐坤本人的讨伐。
平心而论,蔡徐坤做错了什么呢?
仔细想来,似乎并没有。
可以说,将蔡徐坤和周杰伦对比这件事本身就很莫名其妙。
如果是将新老两代歌手对比,新生代中比蔡徐坤歌唱实力好的,大有人在;
而且两者的定位一个是爱豆,一个是歌手,如果非要比较的话,或许榜单第五的华晨宇才更应该对标周杰伦。
看不惯新生偶像,这样的场景如轮回一般反复上演,毕竟在我们年轻的时候,喜欢周杰伦也是家长口中的“不务正业”。
彼时,周杰伦还只是个20岁左右的小伙子。
参加选秀节目的时候,被评委批评他口齿不清,惨遭淘汰。
如果不是吴宗宪给他机会,可能他都没机会发唱片。
周杰伦曾给刘德华写过一首歌叫做《眼泪知道》,结果刘德华只说了一句“眼泪要知道什么?”,这首歌便被退回了。
直到后来温岚演唱,才重见天日。
“爱情来得太快,就像龙卷风”,如此朗朗上口的《龙卷风》,当初也是被吴宗宪否决掉的作品。
后来,周杰伦好不容易发了唱片,虽然在青少年间得到了很好的反馈,却遭到了当时主流听众的质疑。
很多人,尤其是已经步入社会的中年人对周杰伦的反馈则是——听不清唱什么、歌词意义不明、曲风像是跳大神等等。
又比如哪个歌手的咬字有问题,都会被问“是不是受了周杰伦的影响?”
当然,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,越来越多人认可了周杰伦,他也靠实力引领着音乐的潮流,一张张热卖的专辑和一个个奖杯逐渐奠定了他华语流行音乐的地位。
同样的,李宇春2005年夺得《快乐女声》冠军的时候,因为中性的外貌被冠以“春哥”的外号。
“信春哥,得永生”更是成为了那个时代的一句魔性口号,和如今的“鸡你太美”一样。
然而没人去深究它背后的含义,是否给当事人带来了伤害。
可如今,更多的人叫李宇春“春春”。
人们接受了她特有的时尚,接受她作为时尚ikon去走戛纳红毯,并引以为傲。
《中国有嘻哈》第一季播出时,吴亦凡曾因为rap水平被直男群嘲。
当时人们问,吴亦凡需要做什么,才能打破现在的局面?
有人这样回答:什么都不必做,等待下一个流量诞生。
结果我们都看见了,因为成为NBA新春贺岁大使,蔡徐坤接棒吴亦凡没,似乎沦为新的被嘲对象。
周而复始,新一季选秀《青春有你》的成员组团后,人们又开始半开玩笑地说:“坤坤我错了,你回来吧。”
02
嘲讽新生事物,是部分网友的习惯。
时间鄙视论永远存在,人们会觉得一代不如一代,就好像班主任常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:“你们是我带过最差的一届。”
大陆叹息80后是垮掉的一代,认为独生子女自私自利、缺乏奉献精神,不能成大事。
台湾则形容1981年后出生的人是“草莓族”,尽管表面上看起来光鲜亮丽,但却承受不了挫折,一碰即烂。
五月天的《米老鼠》就曾唱过:“谁是草莓族,你才是榴莲族,一身伤人顽固,伤害我还要我不哭。”用来刻画80后和长辈在思想观念上的矛盾。
人们战战兢兢地喊道“这个社会完蛋了”,但不论是80后90后,当下的年轻人都没有让社会走向消亡,反而是在努力构建着自己和他人的生活。
70后认为80后“垮掉了”,80后说90后是“脑残非主流”,世代间的鄙视链永远存在,上一代人不愿去理解下一代人的喜好。
但社会是在变化的,标准也在变化。
90年代初,蔡明老师的小品《追星族》中刻画了一个去看郑智化演唱会的疯狂追星女孩,用来讽刺年轻人不好好学习。
然而到了现在,看演唱会成为了一种普遍的休闲活动。
然而,标准在变,人却没变。
十几年前,我们沉迷于“全民选秀”,看着“快男超女”“好男儿”,真情实感地流泪发短信投票。
如今,我们却觉得那些为《偶像练习生》《创造101》投票的孩子蠢透了。
但从本质上说,当初的我们和现在的粉丝有什么区别呢?
我们如此看不惯年轻人奉若“珍宝”的打榜、流量,觉得榜单无意义、流量是泡沫,却也曾深陷其中不能自拔。
是否得到超话第一,对周杰伦的地位有影响吗?没有。
然而,我们却要憋着一口气,想要证明些什么似的去打榜;
在得了第一后,又想着“冲破一下纪录吧”,于是继续奔着1亿的目标而去。
顶着对应ikun的粉丝名ilun,成了一种荣誉的枷锁。
周杰伦粉丝到头来还是用最原始的数字,意图让小年轻和他们的粉丝臣服。
借着周杰伦的光,我们错把自己也当做一束光,以为可以给后进者指引道路,告诉他们什么才是真正的偶像。可以,但是没有必要。
青春的记忆如此美好,不如放在心里回忆。
而对现在正年轻的粉丝来说,也许“流量们”正是他们的青春回忆。
喜欢周杰伦和喜欢蔡徐坤们并不冲突,都是个人选择罢了。
同是追星,谁又比谁高贵呢?
喜欢周杰伦的我们当年也经历了长辈嘲笑“听不懂他在唱什么”。
当年与现在的区别在于,粉丝为偶像做了太多不必要的“努力”,很大程度让偶像听不见外面的声音,也掩盖了自身的努力。
从最开始为了好玩参与打榜,到后来被绑架着和蔡徐坤粉丝对打,这场“战争”两家都是输家。
而过了今天,杰伦的粉丝不会再继续冲刺榜单;蔡徐坤的粉丝则直接宣布退出微博各项数据榜单的竞争。
这样一场全民狂欢,最终以一地鸡毛收尾。
或许对所有追星女孩来说,被榜单、数据裹挟已久,“大战”后的平静正是她们期望的。
只是这样的平静又会维持多久呢?
很多人说《绿皮书》是久违了的DRAMA正剧片,其实《绿皮书》还没在大陆上映的...